竹山莊家古厝佔地80坪,基地40坪,興建於日治大正14年(1925),今有一孔方錢造形的束橢構件刻有大正8年(1919)字樣,據說當初的主要建材都買自附近拆除的宅第,故建造時間前後施工一年多,門亭部份建造於1919年,已超過百年歷史。
莊氏古厝是家廟和住家合一的傳統閩南式建築,廣場沒有設置圍牆,三合院入口為三間的燕尾脊歇山頂門亭,正身前檐與院門為出廊起外,其餘皆為出屐起,牆為實心磚牆與木竹牆混合式,磚牆以較粗工法砌成;家廟的柱乃於出廊起的下身前檐與院門,斷面皆為圖形亦做收分。
莊氏家廟為坐東北朝西南以矮牆圍護,公廳正身為五開間,左右加兩護龍;其正身臺基為較高,邊框以樸實風格為主,舖面上為今水泥沙漿;屋身為穿斗式,正身屋頂為硬山斷箭口馬背式,院門為捲棚歇山,正身與院門仍保有仰合瓦,左右廂房因改建改現代水泥瓦。
正身前檐與院門出檐為出廊起,自於檐柱上添加「斗」形和臂形木構件,以支承屋檐之出檐「硬挑」,廂房其出檐為出屐起,乃將共身插入牆身,是「軟挑」的作法。正身裝修仍完好,可見雕工精緻細膩的軟門。莊家古厝除傳統木雕外,彩繪出自和美鎮十八張名家「柯煥章」手筆,其作品多分佈中部各鄉鎮中,其承自匠師郭啟薰,所有彩繪仍完整如初,只是有些褪色。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