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山莊家古厝(莊招貴公廳)的建築特色

竹山莊家古厝(莊招貴公廳)的建築特色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竹山莊家古厝(莊招貴公廳)的建築特色

竹山莊家古厝佔地80坪,基地40坪,興建於日治大正14年(1925),今有一孔方錢造形的束橢構件刻有大正8年(1919)字樣,據說當初的主要建材都買自附近拆除的宅第,故建造時間前後施工一年多,門亭部份建造於1919年,已超過百年歷史。

莊氏古厝是家廟和住家合一的傳統閩南式建築,廣場沒有設置圍牆,三合院入口為三間的燕尾脊歇山頂門亭,正身前檐與院門為出廊起外,其餘皆為出屐起,牆為實心磚牆與木竹牆混合式,磚牆以較粗工法砌成;家廟的柱乃於出廊起的下身前檐與院門,斷面皆為圖形亦做收分。

莊氏家廟為坐東北朝西南以矮牆圍護,公廳正身為五開間,左右加兩護龍;其正身臺基為較高,邊框以樸實風格為主,舖面上為今水泥沙漿;屋身為穿斗式,正身屋頂為硬山斷箭口馬背式,院門為捲棚歇山,正身與院門仍保有仰合瓦,左右廂房因改建改現代水泥瓦。

正身前檐與院門出檐為出廊起,自於檐柱上添加「斗」形和臂形木構件,以支承屋檐之出檐「硬挑」,廂房其出檐為出屐起,乃將共身插入牆身,是「軟挑」的作法。正身裝修仍完好,可見雕工精緻細膩的軟門。莊家古厝除傳統木雕外,彩繪出自和美鎮十八張名家「柯煥章」手筆,其作品多分佈中部各鄉鎮中,其承自匠師郭啟薰,所有彩繪仍完整如初,只是有些褪色。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竹山莊家古厝(莊招貴公廳)的建築特色 / 撰寫者:張凱惠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99496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一段1706號
參考資料
李奕興,《竹山地區林圯埔彩繪》,南投:南投縣竹山鎮公所,1998。 「明清制度與地方社會工作坊」- 清代濁水溪中下游的開發與社會經濟生活田野考察活動紀要,網址:http://mingching.sinica.edu.tw/Project_Plan/508(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竹山地區史蹟簡介」,雲林國小,網址:http://ms1.ylps.ntct.edu.tw/wordblog/localvocal/?wpfb_dl=4(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楊裕富,《竹山社寮地區傳統建築文化空間規劃設計報告書》,網址: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rp/cf2.html(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撰寫者
張凱惠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