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1990年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邱創煥指示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籌設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要以臺灣特有種、珍貴及稀有生物為對象,進行物種分布、族群數量、生態史、棲地環境、復育方法及生態教育等調查研究工作,1999年配合精省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名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除了既有秘書室、會計室、人事室的編制外,還有動物組、植物組、棲地生態組、經營管理組,最後就是教育推廣的解說教育組。除此之外還有4個外設單位,位於臺中市烏石坑低海拔試驗站、高雄市藤枝中海拔試驗站、合歡山的南投縣榮興村,最後是位於臺南七股濕地研究中心籌備處。五個主題研究室:動物組,植物組,棲地生態組,經營管理組,解說教育組,其他的附設場館野生動物急救站、保育教育館、臺南市七股區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研究方式相當多元,除發表國內外期刊論文外,更藉由數位化相機完成更多監測野生動植物的行監測,有利於了解長期野生動物的現況與趨勢、找到對策;或以GPS結合臉書路殺社的網友們一起統計路殺的動物種類,多元的推廣教育以全民科學、石虎友善農作、跳舞活動、結合大學研究等更通俗的方式,透過讓全民參與、因為認識來改善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 撰寫者:張凱惠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99480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參考資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網址:https://www.tesri.gov.tw/(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研究:1993年《生物多樣性公約》 至今成功保育48個物種免於滅絕」,環資中心,網址:https://times.hinet.net/news/23048392(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范榮達,〈臺3線大湖段幼公石虎陳屍 頭骨破裂疑路殺〉,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7315/4845949(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許鈺屏,〈特生中心石虎週,邊玩邊學認識石虎故事〉,農傳媒,網址:https://agriharvest.tw/archives/14098(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網址:https://roadkill.tw/(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臺灣第一套中大型哺乳動物長期監測系統 355萬張自動相機照片 掌握族群變化」,環境資訊中心,網址:https://e-info.org.tw/node/226434(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2019特生中心-里賀市集推廣石虎保育」,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網址:https://www.tesri.gov.tw/A3_1/content/31374(瀏覽日期:2020年9月10日)
撰寫者
張凱惠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