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臺灣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此時全臺各地皆會辦理慶端陽活動,而鹿港慶端陽從1977年舉辦鹿港民俗才藝活動開始,至今已延續超過40個年頭,不僅歷史悠久,內容也頗具在地特色。
臺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立蛋、划龍舟比賽、喝午時水、配戴香包、包粽子、在門口懸掛菖浦和艾草、喝雄黃酒等。在有心人士努力下,臺灣某些地區仍保有區域型傳統習俗,如鹿港慶端陽舉行的相關民俗活動有煮食煎堆、焢甘蔗、玩葫蘆問、龍王祭遶境祈福、魯班公宴歡渡佳節。鹿港在端午節祭拜先人不用粽子,而以應景點心「煎堆」取而代之,因為「粽」的臺語發音與用來形容人貧窮的「粽粽」發音相同。而在鹿港的慶端陽系列活動也會教大家玩昔日只在新年時期玩的紙上遊戲「葫蘆問」,這種遊戲曾流行於臺南安平、彰化鹿港、臺北艋舺,與諺語「一府、二鹿、三艋舺」有著巧妙吻合。
鹿港更有全臺獨一無二的龍王祭。每年端午節前約莫一個月,信眾到鹿港龍山寺恭請龍王尊神出遊,迎同鹿港天后宮水仙尊王前往龍舟競賽場地「福鹿溪」舉行龍舟開光點睛下水儀式,祈求賽事順利進行。此外,從1996年舉辦至今的魯班公宴,展示108桌工藝品看桌,年年精彩可期。再加上鹿港永安宮每年的控甘蔗趣味活動也是熱鬧非凡。
鹿港慶端陽已成為國內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名列交通部觀光局「全國12大節慶活動」,更入選交通部觀光局「臺灣觀光年曆」。每年全鹿港上上下下、男女老少無不投入心血,希望推廣鹿港傳統工藝、文化、美食、古蹟、歷史,在鹿港慶端陽系列活動中,讓遊客能帶著美好回憶離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