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件為「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分組心得,此份心得報告由芳苑國小學生巫晨宇、洪志豪、李俞瑱、陳宥學等人於2020年8月10日至8月14日所撰寫。物件節錄片段為小小文史探險家們在8月10日訪問芳苑國校退休教師洪堯在後,訪問組的成員巫晨宇寫下難以忘懷的訪談心得,和在8月11日側拍組的成員李俞瑱、巫晨宇對於訪談過程中習得拍攝紀錄技巧的心得和對往後從事記錄工作的自我期許。
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活動學員大約十人,分成訪問組、攝影組、側拍組、燈光組四組。訪問組一人負責以臺語詢問受訪者,另一人則在一旁撰寫訪問資料表;攝影組負責設計鏡位、腳架,隨時以耳機監聽器材收音;側拍組負責紀錄工作狀況;燈光組手拿持續燈,隨時聽從攝影組指示調整光線,確保訪問順利進行。
8月10日小小文史探險家們邀請芳苑國校退休教師洪堯在接受訪問,訪問組的巫晨宇寫道:「今天我跟全校最老的老師聊天,他說以前他都會讓學生跳跳箱,並得過第一名呢!真希望之後可以再聊天。」
8月11日燈光由洪志豪及陳宥學負責,洪志豪提到:「今天我們當燈光組,因為燈光很重,我和陳宥學輪流拿燈光。」陳宥學則表示:「燈光要一直持續拿,我跟洪志豪輪流。」同一天,李俞瑱與巫晨宇擔任側拍組,他們寫下:「今天我們拍了許許多多的照片,我學到了要用什麼角度拍出來的照片才會好看。我用我的手機跟老師拍的真的差很多,要是我以後當攝影師的話,我希望也可以拍出很美的照片。」
「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之活動全名為「國家文化記憶庫深根計畫:芳苑『小小文史探險家』」,活動參加學員均來自芳苑國小,執行團隊為活動主持人胡朝欽、芳苑國小教師黃冠彰與「中臺灣文化記憶庫計畫」-委託單位內容力有限公司專案助理陳君威組成,此計畫目的為讓「小小文史探險家」的學員以共同撰寫者的身分使用影像紀錄家中長輩與地方耆老的故事,並將其納入國家文化記憶庫-中臺灣文化記憶庫計畫中。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