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鹿港天后宮施長齡(施世榜)牌位

鹿港天后宮施長齡(施世榜)牌位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鹿港天后宮施長齡(施世榜)牌位

鹿港天后宮被鹿港人稱為「媽祖宮」,是鹿港地區的信仰中心。相傳清康熙22年(1683)施琅攻臺時,為求渡海平安,自湄洲嶼奉請湄洲媽神像隨船。當時民間流傳許多媽祖的傳說,像是顯聖告訴軍隊「二十一日必得澎湖,七月可得臺灣」進而鼓舞士氣戰勝鄭軍。翌年施琅班師回朝之刻,族弟施啟秉、族侄施世榜(八堡圳創建人)請求將媽祖聖像留在鹿港供人參拜。

康熙48年(1709),施世榜,別號施長齡,為開墾彰化平原籌款開築圳渠,相傳起初引水進渠屢屢失敗後因受一位不願具名的林先生相授技巧方引水成功。雍正3年(1725),施世榜在鹿港獻地擴建鹿港天后宮,地方人士為感念其善舉,在天后宮右廂廊供奉施世榜長生祿位。長生祿位上書寫「大檀樾主恩進士勅授文林郎兵馬司副指揮壽寧縣儒學教諭施諱世榜祿位」,神龕上方書寫「施耀德堂」。農曆10月25日為施世榜冥誕,每年此日,施家後代會來到鹿港天后宮祭祀先祖。目前全臺灣僅有兩處供奉施世榜長生祿位,一處是二水林先生廟,另一處就是鹿港天后宮。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鹿港天后宮施長齡(施世榜)牌位 / 撰寫者:謝佳吟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99416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謝佳吟
創作者
謝佳吟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雍正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清朝雍正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