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9年水里己亥建醮普渡飯擔

跟2019年水里己亥建醮普渡飯擔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2019年水里己亥建醮普渡飯擔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2019年水里己亥建醮普渡飯擔

南投縣水里鄉每隔12年都會舉行「亥年建醮」儀式, 2019年水里鄉己亥年祈安清醮祭典自12月16日起展開,全鄉封山禁水,齋戒茹素,直到21日建醮結束開葷。此次建醮的主廟為永豐宮,全鄉東西南北都設有一座醮壇,各重要路口也都立起牌樓,總醮壇設於永豐宮、東柱為上安村、副柱在頂崁村和民和村、西柱位於水里溪畔、南柱位在水里夜市、北柱則是車埕村(明潭水庫)。

位於水里溪畔的西柱醮區,包含中央、農富、水里、城中、新城共5村,設有柱主負責處理本柱的祭典活動。12月21日當天,西柱區的各村民眾都會準備祭品前來普渡,供桌上除了有自行準備的祭品外,也有民眾出資請專門的商家或村鄰長集體準備相關的祭品。另外現場也有柱主負責統籌準備的各式飯擔與祭品。

早期普渡的飯擔是由籮筐組成,一般會在竹籮筐上的蓋子加上一層飯或粿,看起來像是一滿籮飯,但實際上只有上面一層。製作飯擔的過程要先在籮筐上墊一層紗布,然後再將煮熟的米飯鋪滿在「飯擔」上,最後貼上紅色造型的紙代表飯匙。隨著時代變遷,如今普渡的飯擔傳統已逐漸在消逝中,而且多數已用塑膠籃來取代竹籃,通常在籃子下方要放可以吃的食物做為祭品的一部份,不能空簍,這是代表「滿擔」之意。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2019年水里己亥建醮普渡飯擔 / 撰寫者:郭立媛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99387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南投縣水里鄉永豐巷路315號
參考資料
尹志宗,《水里鄉志》,南投:水里鄉公所,2007。 阮昌銳,《竹與文化》,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1988。 「2019年水里鄉祈安清醮大典紀錄」,日青Youtube,網址:https://youtu.be/EMpua9S84EU(瀏覽日期:2020年10月6日) 劉濱銓,〈水里鄉12年一度建醮 16日起齋戒5天「禁吃蛋」〉,《自由時報》,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10013(瀏覽日期:2020年10月6日) 劉濱銓,〈水里12年建醮大拜拜 醮壇飯擔、肉山超壯觀〉,《自由時報》,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16314(瀏覽日期:2020年10月6日) 「鹿谷鄉瑞田村「拜堤防」習俗」,老古板的古建築之旅網誌,網址:https://gogohsu.blogspot.com/2016/10/blog-post_30.html(瀏覽日期:2020年10月6日)
撰寫者
郭立媛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