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間鄉的新街朝聖宮創建年代約為清康熙43年(1704),廟中主祀湄洲天上聖母,沿自清初康熙4年(1665)陳開基、陳承業昆仲來臺擇居於斯,並且從事墾荒、伐木,燒炭及製造樟腦諸務,陳氏昆仲來臺奉請湄洲天上聖母黑令旗一支,奉祀於自家廳堂,祈求家吉人安。
康熙43年(1704)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已成數十戶之小村落,村名為「南投名間福興庄」,道光元年(1821)福興街多為新移民築屋開店遂改名為「新街」。庄民認為聖母恩威顯著,安民護境神靈赫濯,即倡議興建廟宇並雕塑聖像、宮以「福興」為名,後信眾朝拜香火日呈鼎盛。
新街福興宮俗稱「新街媽祖」,光緒3年(1877)奉玉諭敕改名為「朝聖宮」,並沿用至今。原殿宇古樸分前後殿,前供奉天上聖母,後為善覺寺供奉觀音佛祖,因善覺寺日漸興隆,1972年於彰南路357號另建一新善覺寺;1981年彰南路進行拓寬,此一古廟因此需被拆毀而改建,因香火鼎盛吸引海內外信徒及各界善心人士,群策群力共襄盛舉重建3年,於1984年完工,新廟是中西合併南北兩式之巍峨聖殿,其中有各式古物如咸豐年「恩波廣被」匾、同治年「恩周南北」匾及光緒3年(1877)棕色瓷質香爐,光緒17年(1891)木質香爐。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