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名間新街朝聖宮

跟名間新街朝聖宮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名間新街朝聖宮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名間新街朝聖宮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名間鄉的新街朝聖宮創建年代約為清康熙43年(1704),廟中主祀湄洲天上聖母,沿自清初康熙4年(1665)陳開基、陳承業昆仲來臺擇居於斯,並且從事墾荒、伐木,燒炭及製造樟腦諸務,陳氏昆仲來臺奉請湄洲天上聖母黑令旗一支,奉祀於自家廳堂,祈求家吉人安。

康熙43年(1704)居住在此地的居民已成數十戶之小村落,村名為「南投名間福興庄」,道光元年(1821)福興街多為新移民築屋開店遂改名為「新街」。庄民認為聖母恩威顯著,安民護境神靈赫濯,即倡議興建廟宇並雕塑聖像、宮以「福興」為名,後信眾朝拜香火日呈鼎盛。

新街福興宮俗稱「新街媽祖」,光緒3年(1877)奉玉諭敕改名為「朝聖宮」,並沿用至今。原殿宇古樸分前後殿,前供奉天上聖母,後為善覺寺供奉觀音佛祖,因善覺寺日漸興隆,1972年於彰南路357號另建一新善覺寺;1981年彰南路進行拓寬,此一古廟因此需被拆毀而改建,因香火鼎盛吸引海內外信徒及各界善心人士,群策群力共襄盛舉重建3年,於1984年完工,新廟是中西合併南北兩式之巍峨聖殿,其中有各式古物如咸豐年「恩波廣被」匾、同治年「恩周南北」匾及光緒3年(1877)棕色瓷質香爐,光緒17年(1891)木質香爐。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名間新街朝聖宮 / 撰寫者:張凱惠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99373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南投縣名間鄉彰南路481號
參考資料
周國屏編纂,《名間鄉志》,南投:南投縣名間鄉公所,2004。 「南投縣名間鄉新街村朝聖宮」,廟宇和傳統宗教信仰部落格,網址:https://blog.xuite.net/keven11146304/twblog/128867942(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朝聖宮」,在地產業國際行銷網,網址:http://www.nk-marketing.com.tw/cultural_cont.php?Fun=7&Key=211(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名間鄉新街朝聖宮-民國70年4月調查」,臺灣名勝古蹟調查,網址:http://163.29.208.10/new_site/05publish/03publishquery/02journal/01download.php?COLLECNUM=401033103(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陳瑞珍,〈南投朝聖宮 行善濟世利人天〉,人間通訊社,網址: http://www.lnanews.com/news/【2016世界神明聯誼系列7】南投朝聖宮%E3%80%80行善濟世利人天.html(瀏覽日期:2020年9月20日)
撰寫者
張凱惠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