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六神社銅馬

斗六神社銅馬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斗六神社銅馬位於雲林縣斗六市。日式神社的神馬又稱為戰馬,圖中可見原斗六神社之神馬材質為銅製,此神馬目前矗立於斗六善修宮前,該銅馬肚巾上的社徽經磨除而不明,改作為關公坐騎的赤兔馬之意象。

裕仁天皇於昭和3年(1928)11月10日舉行即位典禮後,各地開始興建土木工程及設施,特別是神社的建設。斗六街於同年2月便開始為慶祝天皇登基而開始興建斗六神社。3月時,由斗六郡郡守石井善次任命負責建造斗六神社,7月21日獲得建造許可,於8月開始興築,建造總經費達20,000圓,樣式採彰化神社形式,土地則選在位於斗六東區的陸軍放領地內,共6,000坪,除以土墊高拜殿外,另建神殿三間,以及設置三座鳥居。此神社祭神為開拓三神及能久親王。昭和4年(1929)10月20日舉行鎮座祭,並舉行一系列活動。

設置初期僅有兩隻狛犬置於神社之外,由陳林氏寶捐獻。為培養斗六小學校學童及教員敬神思想,以募金的方式獲得1,070圓,這筆錢被用來製作銅製神馬一對,於昭和12年(1937)5月23日奉納給斗六神社,並置於斗六神社第二鳥居兩側。戰後,神馬因斗六神社拆除而遺落於民間,其中原右側神馬由善修宮將其置於廟前,原左側神馬則置放於斗六市老人公園內,此對日治神社遺跡的神馬為斗六市重要的古文物。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撰寫者
黃儒柏
創作者
黃儒柏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