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蒐集有臺灣不同山區的野生山茶,包括南投縣眉原山山茶(圖一)、德化社山茶 (圖二)、水里山茶(圖三)、鳯凰山茶、嘉義巃頭山茶(圖四)、樂野山茶、水井山茶、瀨頭山茶和赤芽山茶、高雄六龜新發山山茶(圖五)、高雄六龜海鳴山山茶(圖六)、南鳯山茶、臺東永康山山茶 (圖七)等系列。
臺灣山茶,亦稱「臺灣原生山茶」、「臺灣野生山茶」或「臺灣野生茶樹」,係臺灣山區原生的山茶屬植物,可供製作不同茶類。實際上,臺灣山茶與臺灣茶業的主流發展關聯不大,但仍在茶業發展源流佔有一席之地,堪稱山中傳奇。
1921年,井上房邦所寫的〈臺灣之茶樹品種〉一文,是最早開始對臺灣山茶的生長形態有詳細的記載。其中提及「本島產山茶:樹性直上長成育,原生者呈喬木狀,周圍尺餘,高丈餘,大者周圍二尺以上。葉形大、通常葉為長橢圓形,寬一寸至一寸三四分,長二寸五分至三寸五分,葉尖被扭轉呈狹小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