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一坑煤礦自民國49年(1960)開坑,以坑道挖掘與通風技術而言,本礦場坑內最深處已達海拔-893公尺,自坑口起算總深度為933公。該礦打造對偶式的通風系統,於排氣坑口(本管卸口)安裝一台主要螺旋式扇風機200馬力,風量2,650立方公尺/分,風壓220公厘。
由於礦坑需要提供礦工新鮮空氣達坑內深處,於是海山一坑公司於再管卸頂加設補助扇風機200馬力一台,風量1,800立方公尺/分,風壓200公厘。另外,於坑道開鑿的尺度與坑道規格而言,主坑道為3.3公尺*2公尺,採30公斤/公尺的鐵彎弓支撐,以及2.1公尺*2.1公尺坑道的三節支架支撐,通風斷面為5.7至6.2平方公尺。從前述的風壓與坑道段面積以流體力學計算之,坑口總入氣量為2,645立方公尺/分,主坑道的通風長度為5,170公尺。在中間又卸及再卸二處的捲揚機房分流部分風量排出,至再卸口的風量為1,930立方公尺/分,再卸部分於1片、3片半、5片等3處分流,至6片口尚有1,300立方公尺/分的風量。由於此處的地質較硬,因此大量使用炸藥爆破方式開鑿坑道,過去在黃兩義礦長引進冷凍水進行坑內局部冷卻後,促使坑道得以快速掘進,再加上新鮮空氣得以迅速深入地底,大幅度提高採礦工作效率,也造就海山一坑成為我國煤礦開鑿技術的模範礦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