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馬偕(註1)次女偕以利(註2)與其子柯設偕(註3)。
偕以利為馬偕次女,1880年(清光緒6年)9月4日於馬偕第一次返回加拿大述職時,生於加拿大;1970年7月23日病逝,享年91歲。偕以利於1899年(明治32年)3月9日,與其姊偕瑪連(註4)一同在吳威廉牧師(註5)的證婚下完婚,其夫婿為馬偕的學生柯維思。1901年(明治34年)馬偕過世後,不多久偕以利便與母親張聰明女士一同返回加拿大定居。1907年(明治40年)10月淡水女學校於馬偕所設之淡水女學堂原址重新復學,偕以利受聘回到該校教書,從此致力於女子教育。1922年(大正11年)11月27日與安義理姑娘(註6)一起籌設女宣道會,共同為推動臺灣婦女的宣道工作而努力。
柯設偕為柯維思與偕以利的獨子,1900年(明治33年)2月8日出生於淡水馬偕博士家中,是馬偕第一個外孫;1990年(民國79年)11月20日過世,享年91歲。柯設偕畢業於淡水中學,後兩度至日本同志社大學預科、京都帝國大學史學部深造;畢業返臺,便回其母校淡水中學(註7)服務。京都帝大畢業後,也繼續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深造,最後於1931年(昭和6年)畢業,是臺北帝國大學(註8)首屆畢業生。柯設偕服務於母校長達40年,1966年(民國55年)後,轉到淡水工商管理學校(註9)教書,一生作育英才無數,1977年(民國66年)於淡水工商管理學校退休,並獲贈名譽教授榮銜;柯設偕也是臺灣鄉土文學家,著有《淡水街案內》、《詩美之鄉—淡水》等書。
註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偕以利,Bella Catherine Mackay,生於1880年9月4日,卒於1970年7月23日。
註3:柯設偕,Seth Mackay Ko,生於1900年2月8日,卒於1990年11月20日。
註4:偕瑪連,Mary Ellen Mackay,生於1879年5月24日,卒於1959年2月18日。
註5:吳威廉牧師,William Gauld,生於1861年2月25日,卒於1923年6月13日。
註6:安義理姑娘,Lily Adair,生於1873年,卒於1971年。
註7:淡水中學前身為淡水中學校,戰後更名為淡江中學。
註8:臺北帝國大學,1945年11月改稱為「國立臺北大學」,1946年易名為「國立臺灣大學」。
註9:淡水工商管理學校前身為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於1999年,更名為真理大學。
參考書目:《淡水維基館-偕以利》;台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淡江中學校史》,台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1997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