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

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SA

馬偕博士夫人張聰明女士

照片為馬偕博士(註1)之妻張聰明女士(註2),拍攝年代應為1901年(明治34年)馬偕過世後。

張聰明是北部首位女信徒陳塔嫂(註3)的養孫媳,原名蔥仔,是五股坑張忠與愛氏夫婦之長女。幼時送給住在五股坑口的陳烏 、張氏夫婦,做為童養媳,蔥仔12歲時,與她匹配的對象不幸病逝。1873年(清同治12年)馬偕博士興建五股坑教會後,開始招收12歲以上小孩到教堂學習羅馬字,蔥仔參加後開始會讀聖經,成績優良常得第一名並得獎學金。蔥仔在1878年(清光緒4年)2月3日受洗,偕牧師為她取名,取臺語蔥仔同音,叫做聰明。

馬偕博士經學生陳雲騰(註4)作媒,並徵得養祖母陳塔嫂及其家人同意後,於1878年(清光緒4年)5月27日在淡水英國領事館內,由領事福證,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完成結婚大事。 婚後追隨夫婿的傳教工作,除了打破臺灣漢人社會中對女性傳教的僵局,夫人熟知本地風俗習慣,因此更能清楚表達聖經的含意。聰明女士早年雖未受過正式教育,但是她婚後認真學習,不斷的自我成長,不但學會羅馬字,也會說英語,在牛津學堂開校時,她即是六位老師中唯一女性教師,可說是北部臺灣一位本地籍的女宣教師。

註1:馬偕博士,George Leslie Mackay,漢名叫偕叡理,生於1844年3月21日,卒於1901年6月2日。

註2:張聰明,原名為蔥仔,生於1860年,卒於1925年9月15日。

註3:陳塔嫂,卒於1892年11月17日。

註4:陳雲騰,生於1853年,卒於1914年3月27日。

參考書目:國立臺灣博物館編,《愛在馬偕:馬偕博士影像紀念輯》,國立臺灣博物館,2001

撰寫:王柳鋐

審訂:王榮昌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藝術與人文,民俗與宗教,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中央研究院
管理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撰寫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貢獻者
相關人物
張聰明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01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真理大學校史館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