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番人騎獅栓馬石

番人騎獅栓馬石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此栓馬石為由花蓮縣文化局石雕博物館典藏管理之佚名傳統石雕之一,形式為常見的胡人騎獅。拴馬石或稱拴馬樁,是整個東亞地區的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碑石。多用漢白玉、花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製成。常置於家戶、寺廟、墓陵、宮殿等莊肅建築群的正門(即南門)左右兩側。古時稍有身分的人們多使用馬騾交通,登訪家戶時需要拴住馬匹,用麻繩拴牢,以免丟失馬匹。在府內過夜者會令府中僕人遷走馬騾帶去餵養水飼。主人或客人走時再將馬匹從拴馬樁上解開拴繩,登馬離別。殷實的農戶人家會在拴馬樁上雕刻精美的圖像,取其中的吉祥寓意鎮宅辟邪,為望柱,寓意門庭興旺。拴馬樁頂端,石雕底座往往是圓形的,與方形柱身相呼應,寓意取天圓地方。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番人騎獅栓馬石 / 撰寫者:龍衎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95486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989627
所在地-經度
121.629444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龍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