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醫免疫學

中醫免疫學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此書為童金龍之子,童國棟先生提供。書名《中醫免疫學 上冊》。


本書作者為金龍全科綜合醫院的院長醫師童金龍。出版年代為1979(民國68年)年8月。內容為童金龍親撰之手稿複印本。目錄分為四個部分 : 1. 緒論;2. 上篇—我國醫學對免疫學的一些認識;3. 中篇—中藥與免疫;4. 下篇—常見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根據書中內文,作者從中醫免疫學發展簡史出發,爬梳「免疫」一詞與「氣」的淵源與發展。當中,提出中醫免疫理論的研究價值,說明中醫的長處,在於治療時的「整體觀念」和「辨證治療」的調節。所謂「辨」,是指「辨別病因」;「證」,是指「病況的動態性變化總合」。同時,也提及需賴以西醫之長,加強對免疫學本質的研究。以抗癌與腫瘤為例,作者寫道,一般來說,抗癌中藥對癌細胞的直接殺傷作用不如西藥,所以臨床上,應各自發揮中、西藥的優勢,中藥用「扶正」為主,意即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西藥則施以放療、化療、手術,直接攻擊癌細胞。如此結合,取長補短,才能進一步提高腫瘤防治的效果。作者認為,新免疫學理的誕生,應有賴於中西醫結合工作的開展。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中醫免疫學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9506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資料來源
1. 居方圓,〈日據後期形成的臺灣柔拳道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2. 童國棟撰,〈臺灣柔拳武術一代宗師 : 童金龍(金讚)中醫師〉、〈我的母親黃芋哖〉。 3. 童國棟、紀保重、張麗香訪談內容節錄。(訪談日期 : 2020/06/29)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創作者
童金龍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79/08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