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丁燈」在傳統六堆婚禮儀式中的要角,以往娶親時會準備男燈女燈各一對,男燈是「姓氏燈」,外觀橢圓的白色燈籠,用紅漆寫上家族姓氏,及「添丁進財」、「世代興隆」等字詞;女燈通常是掛有流蘇的六角宮燈。男方會帶著男燈前往迎娶,而新娘會帶著女燈到夫家。迎娶當日新郎與新娘一同至祖堂祭拜祖先,多由母舅和叔伯主持儀式,此時男家父母會敬告神明、祖先家中增添媳婦的喜訊,接著雙方會將男女燈掛於男方祖堂樑上,這個儀式就是掛添丁燈,又稱「進燈」或「上燈」。進到客庄若要知道一個家族是否人丁興旺,僅需往夥房中的祖堂樑上看看便知道,大家族的祖堂樑上都會掛滿著這樣的添丁燈。
添丁燈的男燈從古至今變化不大,主要是材質從竹、紙、布演變為金屬或塑膠,而女燈的造型在時代演進下就有較多樣貌,約在民國50年代,曾經出現用玻璃和鐵的材質,現在多為塑膠材質。現今的婚禮大多選在飯店餐廳舉辦,傳統儀式也改以較簡單的流程進行,進燈這項傳統儀式已較為少見。在過去號稱「嫁妝街」的內埔廣濟路上有幾間佛具店,店門口就掛滿添丁燈,這些日本時代就開始經營至今的老店,從老闆的口中除了知道傳統儀式的過程與演變,也可窺見六堆地區傳統習俗及在地傳統產業的變遷。
掛添丁燈這項儀式代表著二姓好合,承先啟後的意涵,從儀式中更可一覽客家人對於家族結合的重視,對天地和先祖的崇敬,意味著家族會世世代代的傳承及興旺的意思。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