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竹材因取得容易,原料充足、低廉,生長週期短,成為主要的建材或是家具材料,尤其是其涼快、通風的特性,極適合用來製作家具,在常民生活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在六堆地區也會見到此類竹製家具,或是農具,後堆內埔有一間竹藝店,店裡的師傅是從民國98年(2009年)定居於此的吳市郎師傅。
吳師傅從18歲開始接觸竹工藝,已累積了至少有50年的經驗,除了台灣教授竹藝之外,吳師傅還曾到日本擔任竹家具設計師,甚至徵選為海外農技團的專業技師,從民國80年(1991年)在厄瓜多、海地等國家推廣竹工藝,這些經驗都成為他技藝的養分,退休回國後除了平時在店內製作竹管家具外,吳師傅也會參與一些工藝推廣的活動,參與過屏東縣政府舉辦的「六堆設計營」活動,分享自己的竹藝心得,與年輕學子一同激盪創意設計出具有客家韻味的創意竹家具。竹管家具使用的竹材一般為3至4年的成熟原竹,吳師傅心中最佳的竹材是桂竹,不容易生蛀蟲,其次才是孟宗竹。主要竹藝技術吳師傅說不離四個字「切、鑿、烤、彎」,與木作家具一樣,僅需用榫接技術就可以完成一件作品,吳師傅說一張竹椅可以不用任何鐵釘或膠水,只要技術好保養得宜,可以使用十多年,現在許多竹製品因為求快或大量生產,品質反倒沒有以前來得好。
竹子用途廣泛,可塑性很大,製作技巧變化多元,在早期社會中簡單的竹家具比木質家具來得便宜,因此是許多庶民家庭的最佳選擇,但來到現代社會之後,因為會這門技術的師傅減少,人工昂貴,純手工製作的竹製品反而成了昂貴的家具,這是以前很難想像的,為了不讓這項手工藝失傳,許多像吳師傅這樣的老藝師仍在六堆的鄉間默默地守著一片天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