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客家婦女的衣著為「大襟衫」俗稱「藍衫」,以往此類衣服多用天然染劑製成的深色布料所製成故而有此稱呼,耐髒耐磨特性,一年四季各種場合都可以見到,之後更在公部門的宣傳推動下,成了勤儉客家人的代表元素之一,過去屏東縣客家文物館的中庭,便曾掛著一件超大藍衫裝置藝術,給予參訪的民眾深刻印象。除了傳統形式的藍衫,透過眾多客家服飾設計師的巧思創作,許多創新的藍衫服飾設計,使得客家服飾受到注目。
在六堆地區的客家服飾設計師中,後堆內埔的呂嬌蓮是較早開始從事客家服飾製作藝師的其中之一,她是來自新竹的北部客家人,自小看母親踩踏縫紉機做衣服,看出興趣來,高中畢業後學習時裝製作,也成立工作室。自嫁到屏東六堆,仍未放棄原本服裝設計,於民國91年(2002年)成立「唐禹夏藍布衫工作室」,起初是政府的推動,加上聚落社區社團的緣故,呂嬌蓮開始接觸傳統藍衫的設計製作,並開始推廣客家藍衫。過了一段時間她想除了傳統藍衫,如果有其他款式適合不同場合穿的藍衫,是否能讓藍衫被更多人接受,於是開始設計改良式藍衫,保留藍衫基本元素,採用裁剪合身、適合現代生活場合,果然受到很大的迴響。
呂嬌蓮利用傳統藍衫的意象和特色,設計各種服飾,也運用巧思製作了不少周邊飾品和生活用品,如藍衫包、零錢包、手機袋、等,近幾年也以傳統花布進行服裝設計,也用花布製作蘋果造型的飾品「平安果」,並透過DIY體驗,來傳達客家服飾的美麗與文化意涵。保留傳統文化固然是極為重要,倘若能在保存之餘,發揮獨特巧思讓傳統文化獲得新生,甚至融入現代生活,方能成為真正的文化永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