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榻榻米是日本時代才開始有的,內埔製作榻榻米的吳德昌師傅是屏東六堆地區這項傳統手藝的最後傳人。吳德昌師傅小學畢業後當過長工,後來才到臺北的榻榻米店學習製作榻榻米,他的老闆是曾得過榻榻米技藝比賽冠軍的日本人,經過3年4個月的學徒生活後出師,這才回到內埔開業,吳德昌師傅生涯個人最高記錄是1天完成27床的榻榻米成品。
榻榻米的主要材料是稻草和藺草,結構分為「草墊(底)」與「草蓆(蓆面)」兩部份,用來製做榻榻米的稻草,必須經過曝曬、乾燥等過程後,才能擠壓成草墊,在沒有機器的時候,得靠人工一層層交疊的鋪草並縫線固定,製作好草墊後,在外層鋪上編好的草蓆當作蓆面,四邊車縫上蓆邊包覆邊角才算完成。從製作草墊到縫邊都採人工,現在草墊的部分都是直接跟工廠訂貨,在店裡依照客人需求裁切尺寸收編。製作榻榻米的工具裡比較替別的是師傅有特製布包,是在使用鋼針縫製邊線時,把布包套在手上保護用的。以前榻榻米壽命4-5年就不能用了,現在好好保養則可使用10多年以上,師傅說榻榻米雖然耐用,但也要靠保養,臺灣天氣潮濕,最好每半年在陽光下曬1小時左右,預防發霉。
吳師傅回憶現在榻榻米生意和以前落差很大,使用人口大幅減少,一間間榻榻米店都收起來,由於不願意漲價,因為漲價顧客就不敢買,他就當作是服務大眾,要讓每位使用榻榻米顧客都能感受到他的用心和誠意,過去學藝時,只要一個差錯,就被日本師傅就敲頭,這樣嚴謹認真的態度一直影響著他,更讓他對這門手藝有著使命感,要做到不能做為止。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