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璉考古遺址

水璉考古遺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水璉考古遺址位於水璉聚落西北方,遺物散布於北坑溪左岸曲流河階之水田田埂與菜園地上。遺址包含東部繩紋紅陶文化與靜浦文化水璉類型兩個階段,推估年代約距今4500至3500年以及距今800至300年。靜浦文化俗稱「阿美文化」,這個文化的陶器以素面夾砂紅陶為主,器型有罐、缽,並有陶支腳,部分陶器形制和阿美族祭祀用器與日常用品相似,陶器的火候一般較高,石器以打製石斧、石槌為主,少見其他類型石器,已有金屬器的使用。從目前生活於水璉聚落的Sakizaya(撒奇萊雅)人口述傳說中指出,遺址所在區域曾是早期阿美族Ciwidian氏族的居住地。從遺物推測可能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並與阿美族祖先有關,可彌補早期阿美族人沒有文字紀錄的遺憾。目前為花蓮縣政府的列冊遺址。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水璉考古遺址 / 撰寫者:林宗翰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87254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92245
所在地-經度
121.560011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劉益昌等(2004)。臺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畫(七):宜蘭縣、花蓮縣。內政部
撰寫者
林宗翰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