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榮耀之門 ─ 十九世紀法國巴黎官方沙龍展

榮耀之門 ─ 十九世紀法國巴黎官方沙龍展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榮耀之門 ─ 十九世紀法國巴黎官方沙龍展

「沙龍」,法語的Salon音譯,源自義大利語Salone,原意是客廳、接待室的意思,引申為上層人物邀請文人雅士在自家豪華會客室舉行的私人聚會,曾經是近代西方文化史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法國自1791年起開始定期舉辦官方畫展即所謂的「沙龍展」,當時所有的藝術家皆積極參與此項官辦沙龍展以求榮耀。直至1914年(民國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襲捲歐陸後,巴黎的藝術活動因此而停歇多年。「沙龍展」活動曾經吸引了上千位創作者共襄盛舉,該展呈現了17世紀以來,由法蘭西繪畫和雕刻學院有關「畫類」區分的演進。即使主辦單位對作品風格有些限制,但沙龍展因隨著時代改變不斷接受各式型態的作品,以致於每年皆引起歐美藝術界的引頸期盼。本次「榮耀之門─十九世紀法國巴黎官方沙龍展」為接續「畫時空的聚焦─臺灣」於法國秋季沙龍展、義大利蒙地卡迪尼、威尼斯等地巡迴展出後,另一項拓展中法文化交流的合作計畫。由柯布里(Yves KOBRY)先生擔任策展人,挑選出十七位巴黎畫家與歷屆法國秋季沙龍展相關之經典作品,約計五十件,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和國立臺灣美術館巡迴展出,以增進臺灣民眾對法國藝術創作的瞭解。

主標:榮耀之門

副標:十九世紀法國巴黎官方沙龍展

展覽時間:2006/12/9 ~ 2007/3/4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尺寸:長72公分、寬52公分,厚度0.21公釐。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榮耀之門 ─ 十九世紀法國巴黎官方沙龍展 / 撰寫者:「國立臺灣美術館召喚土庫之心:建置國家級美術館展覽與建築歷史記憶文件案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8624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撰寫者
「國立臺灣美術館召喚土庫之心:建置國家級美術館展覽與建築歷史記憶文件案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
創作者
國立臺灣美術館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6/12/09
媒體類型
海報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