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菸葉收成

菸葉收成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在1980年代初,沒有留下詳細時間的紀錄,地點則是在古坑。當時林內、古坑一帶都有大面積種植菸葉,根據古坑麻園文史工作者,也是村長劉義岳的說法,古坑麻園過去種植煙草的農戶相當多,因為是契作專賣,所以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國民政府對於煙草種植從選種、栽培、採收、收購、倉儲管理都有很嚴格的規定。一開始契作多少株就是多少株,公賣局會派人來抽檢,抽撿時即使田間多一株煙草也要拔掉。

這張照片是過去菸農採收菸葉的景象。由於種植密度高,而且為了菸葉的品質,所以即使當時政府已經大力推行農業機械化,但是菸葉還是必須由人工採收。採收時將菸葉割下,整理後裝入布袋,再用扁擔挑出菸田。這時的菸葉會一袋袋疊放在拖板車上,再用鐵牛仔(農耕機)拖到菸樓存放,準備烘乾。

由於煙草種植是有管制契作,所以當時契作煙草農民的收入也會比較高。種的品質好的農民會有機會申請到第二張的種植許可執照,因此當時古坑麻園的菸農對於照顧煙草都相當用心。不過在專賣廢止後,菸葉收購的價格也沒以前好,農民也紛紛改種其他作物,菸樓用不著後,頹垣敗瓦的景象讓劉義岳相當難過。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1. 訪談文史工作者劉義岳 2. 自行整理
撰寫者
許逢麟
創作者
拍攝: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雲林縣政府新聞處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