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城平路上往漁港內向東拍攝。照片中掛滿誘捕燈的漁船,船名為「洋興一號」、編號為CT6-1413,為200噸以上未滿500噸的登記有案漁船。船上掛滿一排排的誘捕燈,為的是夜晚出海捕魚時,利用漁蝦類的趨光性,聚集成一起才掛上去的。
漁船的以燈火照明可以看到科技演進,傳統焚寄網捕魚工法,於負責引誘的火船上點燃火把,利用火光趨光性吸引魚群躍出水面,旁邊二船再各拉罟網一端將躍到水面的魚群迅速捕撈。後來火把改用電土(乙炔鈣,Cac2),臺灣北部金山蹦仔火漁法即是這類。後來隨著燈具產業之興起,多數漁民裝設鎢絲、鹵素燈泡或高壓汞燈等傳統燈具進行漁撈作業,利用秋刀魚對於光源具有趨光性,來捕撈。而魷魚誘集光型則與秋刀魚明顯不同,魷魚喜愛聚集於陰暗處,必須用設計明暗交替的誘集光型來引誘。近年來由於科技演變,傳統高強度氣體放電燈(High Intensive Discharge,HID)演變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 LED)節能燈具,大大減少了高功率燈具所引發火燒船的意外事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