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春明在中和圓通寺留影

黃春明在中和圓通寺留影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黃春明在中和圓通寺留影

黃春明約於1966(民國55)年底在中和的圓通禪寺石階上留影(尉天驄家附近)。圓通禪寺建築風格,融合日本、西洋及台灣特色之廟宇建築;為北台灣著名之尼寺。

黃春明於1966(民國55)年6月與林美音女士結婚後遷居台北,並於該年10月加入《文學季刊》,發行人尉素秋,主編尉天驄,共出10期至1970(民國59)年休刊為止。1971(民國60)年1月改以《文學雙月刊》復刊,同年4月第2期後休刊,1973(民國62)年8月以《文季》復刊,出版3期後停刊。1983(民國72)年4月以《文季文學》雙月刊復刊,出版11期後停刊。

在這個時期,黃春明與尉天驄成為好友,也在《文季》系列上發表了重要的短篇小說,如〈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等,影響台灣文學,奠定其文學的地位。《文季》系列的刊物,聚集了許多作家,形成了「文季」文學集團。代表的文藝作家有:尉天驄、王夢鷗、何欣、姚一葦、葉泥、劉國松、許常惠、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劉大任、七等生、葉笛、郭楓等。文學集團成員各有養成的背景及特質,因此,在文學創作與文化研究上,提供了諸多的啟發與貢獻。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D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黃春明在中和圓通寺留影 / 撰寫者:吳茂松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D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宜蘭大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727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D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宜蘭大學
撰寫者
吳茂松
創作者
黃春明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