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料亭醉仙閣前〉拍攝的地點為1935至1945年間,日治時期(1919年臺南廳直轄之臺南東西二區)臺南市大宮町內的西門町五丁目(現台南市中西區)。攝影家李火增1939年來到臺南,留下林百貨店、醉仙閣(西門路、中正路口)、宮古座……等地市民生活樣貌的影像。這張照片記錄下了當時臺南街頭人們穿梭於道路間的景象,也可以看見當時市井小民的交通工具多以腳踏車、人力車為主。李火增當時住在照相材料行與寫真館聚集的太平町附近,結識了另兩位攝影家:鄧南光、張才,投入攝影創作之中,是「萊卡寫真俱樂部」的成員。1943年,李火增入選第一回「台灣總督府登錄寫真家」,成為少數獲得特許認證的台灣攝影家之一。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概念源自2015年的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其展覽主題除了關注在1930年代風車詩社的文學,亦延伸探索同時代與風車詩社相關脈絡之日本及西方的前衛文藝景況,藉此重省台灣在二十世紀初期乃至二戰結束初期所面臨的文藝現代性、殖民性、轉型正義等多重問題。日治時期台灣攝影師李火增〈台灣料亭醉仙閣前〉為「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中所展示的展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