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崎蔡公未升天傳奇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竹崎蔡公未升天傳奇

講述者林抱谷,1940年生於嘉義縣竹崎鄉,是當地白杞寮十三緣之嶺尾人,自小生長在山區務農家庭,待人真誠,參與眾多地方公共事務,雖非知識菁英,卻是地方上相當重要的意見領袖;並因時常關心照顧後進、好客且謙遜的態度,受到許多竹崎鄉年輕人的喜愛,無論有無親緣關係,大多暱稱其為「九叔公」。

林抱谷能講述傳說故事眾多,涉及竹崎鄉歷史人物記憶、風水地理、神佛靈驗故事等。有時也相當樂意講述在地故事給青年聆聽,希望傳承生活知識,其講述故事方式生動靈活,喜歡以對談方式引起青年注意,並因其口條清晰,故事性豐富,使年輕人也較能了解其故事內涵與細節,可以說是非常古樸、道地的積極傳承人。或正因如此,林抱谷對於日常生活當中各項細微生活經驗相當重視,也多能將之援引為故事養分。

本則傳說講述了菜公山的起源,並陳述菜公在現代社會被祠廟祭祀的由來,使人們對菜公山傳說中的人物菜公,有基本認識。此外,民俗觀點認為,人要成為神佛並非相當容易的事情,除了個人要努力修行,還要有足夠的因緣與機運,修行工作甚至是必需要推己及人,即便是自己的後代子孫,也可能是需要度化的對象。

菜公為吃齋的男性,另有寫作「齋公」,相對應於吃齋女性為「齋姑」,俗稱「菜姑」,是臺灣民間佛教傳承過程中,在家修行吃齋唸佛者的稱謂。菜公山上知名地標為佛寶寺,其草創於清嘉慶年間,當時有一佛教出家僧侶從福建昭慶寺帶著觀音菩薩來到此地住山修行,建立兩間簡單茅蓬後在此生活修行,後來並圓寂於此。佛寶寺的開山住持為如一法師,其祖先林龍船因幫忙在此山修行的和尚燒香點火,後來此山120甲地就成為林家的祖產,傳至如一法師時,為紀念此因緣,所以發願在此建寺奉祀觀音菩薩。但本則傳說中之菜公究竟為誰,不得而知。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竹崎蔡公未升天傳奇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56999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資料來源
現場採錄取得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嘉義縣竹崎鄉、菜公山
創作者
林抱谷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06/26
資料使用語言
臺語
媒體類型
影片
出版者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1683~189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