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的臺灣民謠「丟丟銅仔」中提到的火車山洞,其實就是全長2,167公尺的「舊草嶺隧道」,以前從福隆通往石城,紅磚砌成的圓拱隧道些微斑駁,訴說著歷史的故事。隧道北口上方立有日治時期由臺灣總督府提的「制天險」門額,表示地形之險惡,南口有「白雲飛處」門額。歷經歲月風霜,燻黑的石額仍看得出當年蒼勁有力的筆跡。
舊草嶺隧道在日治大正13年(1924)貫通通車,是當時臺灣最長的鐵路隧道。後來宜蘭線鐵路電氣化,另開闢新的隧道,舊草嶺隧道即停用。民國97年(2008)東北角風景管理處以自行車道方式重新開放。
舊草嶺隧道這個「鐵馬隧道」結合了歷史、文化及觀光,騎著單車感受原始風貌是最好的體驗方式,自行車騎乘一趟所需的時間約20分鐘。當騎在舊草嶺隧道內時,如果隔壁平行的新草嶺隧道有火車經過,則會聽到隆隆的火車聲,為舊草嶺單車行的一大特色,是許多鐵道迷必來之地。隧道內冬暖夏涼,地面的鐵路軌道和懸掛的油燈燈罩,有著濃濃復古風味,彷彿騎著騎著就穿越了時空,更跨越了兩個縣市-新北市及宜蘭縣,因此來到這裡別忘了和代表縣市交界的立牌拍照留念。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