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茶月曆」紅玉紅茶

「臺灣茶月曆」紅玉紅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茶月曆」紅玉紅茶

本照片為「臺灣茶月曆」,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協助編印。本圖為紅玉紅茶。台茶18號(紅玉紅茶)是由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以緬甸大葉種及臺灣山茶進行雜交候選育後的品種,1999年(民國88年)6月命名,經1999年921地震後,2002年由當時任魚池分場邱垂豐分場長等人推廣至今(2020年)。

紅玉紅茶沖泡後的茶水顏色艷紅明亮,亦會在杯緣氤出一圈光環,如紅寶石般的閃閃發光,與英文名稱「RUBY black tea」極為相襯,產地以南投縣魚池鄉為主,產季從春分開始直至霜降皆可採收,製作程序為:採摘、室內萎凋、揉捻、補足發酵、最後乾燥,屬於全發酵的條形紅茶,茶湯滋味有薄荷或肉桂的清涼香氣,讓此濃郁的紅茶風味入喉後,沁涼回韻的清爽感接著在口腔中蔓延,使得帶有著獨特的風味的紅玉紅茶,現已是南投縣魚池鄉最佳特色產品之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茶月曆」紅玉紅茶 / 撰寫者:羅婷育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6977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羅婷育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20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