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蔣經國總統命名-苗栗縣明德茶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蔣經國總統命名-苗栗縣明德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蔣經國總統命名-苗栗縣明德茶

本篇為1997年9月出版之臺灣茶葉起源特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編輯,內容描述臺灣各產茶縣(市)鄉鎮茶葉特色介紹。苗栗縣種茶主要分佈於銅鑼、頭屋、三義、頭份、獅潭、三灣、苗栗、造橋、公館及大湖等鄉鎭。

苗栗縣種茶據傳始於1825年(清道光5年) ,迄至西元1997年已有172年歷史,當時茶園面積約有1,300公頃,主要分佈於銅鑼、頭屋、三義、頭份、獅潭、三灣、苗栗、造橋、公館及大湖等鄉鎭的淺山坡丘陵地帶,土壤呈黄褐色、紅色或灰色,帶黏土性並混有較多的砂礫質地,土壤呈酸性,適於茶樹生長。2019年(民國108年)苗栗縣茶園面積僅剩294公頃。明德茶,原名「老田寮茶」,茶園分佈於明德水庫上游之頭屋、頭份及三灣等鄉鎭山坡丘陵地,由於該地區氣候及土壤非常適宜茶樹生長,所產製的茶葉具有清香甘醇的獨特風味,於1975年總統蔣經國先生於行政院院長任内命名為「明德茶」。2019年各茶園面積為頭屋鄉23公頃、頭份市41公頃、三灣鄉25公頃。另外位於明德水庫上游鄰近的獅潭鄉亦盛產茶葉,茶區海拔在500〜800公尺間。由於該茶區風景優美如仙境,是以當地茶農共同將該茶區所產製的茶葉取名為「仙山茶」(2019年(民國108年)獅潭鄉茶園面積1.3公頃)。而造橋鄉所生產的茶葉則取名為「龍鳳茶」(2019年(民國108年)造橋鄉茶園面積3公頃);大湖鄉所生產的茶葉取名為「巖茶」(大湖鄉茶園面積紀錄僅至2012年(民國101年),面積僅1公頃)。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蔣經國總統命名-苗栗縣明德茶 / 撰寫者:李耘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6938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李耘心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