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1997年(民國86年)九月出版之臺灣茶葉起源特色,茶業改良場編輯,內容描述臺灣各產茶縣(市)鄉鎮茶葉特色介紹。嘉義縣位於臺灣西南部,北回歸線經過縣境,主要分佈於梅山、竹崎、番路及阿里山鄉等之高海拔山區,各山頭海拔的不同,所生產的茶葉各具特色。
嘉義縣位於臺灣西南部,北回歸線經過縣境,縣内有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青山綠水、風景秀麗,晨晚一片雲海亦十分壯觀,地理環境及氣候適宜種茶;1977年(民國66年)嘉義縣茶園面積已達2,000公頃,主要分佈於梅山、竹崎、番路及阿里山鄉等之高海拔山區,各山頭海拔的不同,所生產的茶葉各具特色。嘉義縣除了梅山鄉及竹崎鄉為主要茶區外,番路鄉1997年(民國86年)茶園面積約510公頃及阿里山鄉1997年(民國86年)茶園面積270公頃,亦為嘉義縣的重要高山茶區。至2019年(民國108年),番路鄉茶園面積為308公頃,阿里山鄉茶園面積為359公頃,與數年前有所增減,但名聲依然遠拓海內外,沿阿里山公路約40公里至60公里兩旁所看到的茶區,除石棹茶區屬竹崎鄉外,其他均屬番路鄉及阿里山鄉的茶區,如隙頂、龍頭、頂湖等所產的茶葉品質均非常優異,與「阿里山珠露茶」同享盛名。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