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桃園市龜山區壽山名茶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桃園市龜山區壽山名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桃園市龜山區壽山名茶

本篇為1997年(民國86年)9月出版之臺灣茶葉起源特色,茶業改良場編輯,內容描述臺灣各產茶縣(市)鄉鎮茶葉特色介紹。1997年(民國86年)桃園茶園分布於龍潭區、楊梅區、龜山區、蘆竹區、大溪區、復興區及平鎭區等;桃園市生產的茶葉之前主要以生產外銷之綠茶為主。

1997年(民國86年)桃園茶園栽培面積約有1,595公頃,2019年(民國108年)桃園市茶園面積534.4公頃,分布於龍潭區、楊梅區、龜山區、蘆竹區、大溪區、復興區及平鎭區等;桃園市生產的茶葉之前主要以生產外銷之綠茶為主。由於國內飮茶風氣頗為盛行,桃園市茶葉逐漸改以生產供内銷的包種茶、烏龍茶、東方美人茶及紅茶;由於各級政府、農會的支持配合及農民努力,該縣(市)所產製的茶葉遠近馳名。1977年(民國66年)龜山鄉農會及公所加强對茶農輔導,組織茶葉產銷研究班,針對茶農經營管理、品種更新及製茶技術等給與技術輔導。1983年(民國72年)更以核心農民為主體,結合鄰近農友組織共同經營班,將產品統一命名為「壽山名茶」,使龜山區茶葉邁進一個嶄新的境界。

在當時該茶區農友不但利用先天優良的氣候及土壤環境,加上努力鑽研產製技術及使用有機肥,近幾年來「壽山名茶」知名度已逐漸打開,茶農收益大為增加。自1985年(民國74年)開始開拓日本外銷市場,銷售結果頗獲好評。同時「壽山名茶」嚴格執行分級包裝,統一計價,行銷市場的反應非常良好,奠定了國内外優良品牌的信譽。2019年(民國108年)龜山區茶園面積僅為18.7公頃。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桃園市龜山區壽山名茶 / 撰寫者:李耘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6926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李耘心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