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南投縣廬山烏龍茶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南投縣廬山烏龍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南投縣廬山烏龍茶

本篇為1997年出版之臺灣茶葉起源特色,茶業改良場編輯,內容描述臺灣各產茶縣市鄉鎮茶葉特色介紹。仁愛鄉位於臺灣南投縣東部,為該縣的山地原住民鄉之一。主要茶區有廬山、清境、紅香、霧社、華崗、東眼、高峰及奇萊等地,種植品種以青心烏龍茶為主要茶種,台茶12號(金萱)、台茶13號(翠玉)及四季春等新品種次之

仁愛鄉位於臺灣南投縣東部,為該縣的山地原住民鄉之一,北鄰臺中市和平區,東鄰花蓮縣秀林鄉,東南端接花蓮縣萬榮鄉,南鄰信義鄉,西鄰魚池鄉、埔里鎮和國姓鄉。仁愛鄉於1970年代開始種茶,1997年已有茶園面積達850公頃,2019年仁愛鄉茶園面積已達1,186.7公頃。海拔高達1,000公尺到2,700百公尺之高,早晚溫差大,雲霧流動、低溫水氣足,土壤多為石礫地,排水良好,非常適合種茶,且鄉内有許多名勝風景區,幅員遼闊、受群山環繞,主要茶區有廬山、清境、紅香、霧社、華崗、東眼、高峰及奇萊等地,種植品種以青心烏龍茶為主要茶種,台茶12號(金萱)、台茶13號(翠玉)及四季春等新品種次之。天然條件優厚,製成之茶葉清香,茶湯滋味厚實甘醇,是南投縣内最具發展潛力的高山茶區。種植在高海拔地區,茶葉生長速度緩慢,使得葉片富含的果膠質,讓茶葉極耐沖泡,沖泡後,茶湯顏色蜜綠帶黃、清澈透亮香氣清香淡雅,口感柔軟芬芳、甘醇不苦澀。仁愛鄉海拔高度與阿里山茶區幾乎同高(部分茶區比阿里山茶區還高),但仁愛鄉緯度偏北,茶葉採收期卻會晚了10至20天,製成茶葉沖泡後聞之清香淡雅,茶湯柔順甘醇、入口生津、落喉韻味強。仁愛鄉茶葉採收期分為4月春茶、8~9月間秋茶、11月冬茶、12月冬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灣各地區茶葉特色-南投縣廬山烏龍茶 / 撰寫者:李耘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56924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李耘心
創作者
茶業改良場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