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蝦皮鍋

「蝦皮鍋」是早期馬祖地區蝦皮生產的重要工具,製作蝦皮的步驟包含: 1. 篩淨蝦皮,挑出雜魚 2. 加鹽煮熟 3. 曬乾並均勻翻動 4. 收成堆分級 
當中,加鹽煮熟的步驟便需使用到「蝦皮鍋」。傳統上,蝦皮鍋是以木材來製作,後引進不鏽鋼材質搭配燒煤油的燃燒爐。
經2020年由連江縣政府文化處委託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舉辦的「橋仔餐桌:漁村生活經驗探訪」工作坊,橋仔村民王水蓮女士表示通常兩滾後蝦皮便可自鍋中撈起,煮蝦皮用的水留下來可以來醃蝦蛄或雜魚,十分美味。隨著季節更替,同套工具除了煮蝦皮外,亦會用來煮丁香魚。此外,亦發現各家戶都尚存有蝦皮鍋的蹤跡,不過有的閒置在門口,有的則成為金桶用來燒金紙,已不再復見過往家家戶戶煮蝦皮、曬蝦皮的場景。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20)。侯妹英【錄音】。連江縣政府109年馬祖文化記憶庫-馬祖學知識創建計畫錄音記錄(8月15日),北竿鄉橋仔村;陳治龍(2016)。下將討海:馬祖的傳統漁業。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拍攝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8/15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