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祖喪葬習俗:上山隊伍順序

馬祖喪葬習俗:上山隊伍順序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馬祖喪葬習俗:上山隊伍順序

本條目照片為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於2019年7月26日拍攝,經家屬同意拍攝與公開。

上山是馬祖傳統喪葬中出殯的一環。在家祭、公祭、路祭結束後,在道士引導下,出殯隊伍列隊將棺木抬上山坡下葬。上山隊伍一般最前面是開導人,背著鋤頭,鋤頭前掛著畚箕,手拿著鑼,邊走邊灑冥紙及敲鑼,替送葬隊伍開路,緊接者是旗隊,旗是由長寬個三尺的白布做成的,旗上寫著喪家的姓氏,接著為鑼。再來是高照,高照看似一盞白色或紅色的大燈籠,上頭寫著某府、亡者的享年、一個奠字、及幾代同堂等字,字體要用藍色墨汁寫成。再接著是彩旗,彩旗是由姻親親屬或內親的出嫁女兒所送來的,是帶有竹葉的竹子上,掛著一各長寬各三尺的彩布所做成的。再接著是訃聞榜,由兩人抬,其用意是告知路人今天是誰出殯。再接著是輓聯花圈,將送來喪家的所有輓聯及花圈集中,送到墓地燒掉。再接著是金童、玉女、紙房子、紙轎子、靈堂、金山、銀山、金元寶等一些陪葬的冥器(部分喪家會連同填錢在前晚與元寶一同先燒掉),再接著是靈牌,靈牌是用木頭做成,形狀成箭形,長一百八十公分、上寬十七公分、下寬十二公分,紅底金字,依照生、旺、死、絕四字規定來寫。再接著為棺木,棺木外型繡花、漆成大紅色,上面蓋著蓮花被,並無棺墎的設置。再接著為喪家子孫,女性子孫一路唱哭詞唱到墓地。最後為送葬的親友團。

在馬祖,亡者五十歲以上而亡者,五七或七七後出殯;不滿五十歲者,三七至五七間出殯;如果是意外死亡,二七至三七間出殯;如果是一出生就夭折,當天埋葬。當棺木抬到墓地後,道士會指引家屬進行進壙→變裝→回籠→過火→安靈、揭紅布,工作完畢後,喪家要設宴感謝親友。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儀式過程及重要特徵
出殯當日路祭後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馬祖藝文協會(2009)。生命禮俗普查表。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信仰、生命禮俗)成果報告(頁414-46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林駿華(2003)。馬祖喪葬禮俗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所屬族群
其他
所屬族群說明
馬祖閩東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