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是「人造湖」石門水庫的照片,拍攝時間民國52年(1963)。
石門水庫,位於桃園市大溪區、龍潭區、復興區跟新竹縣關西鎮之間的石門峽谷,1956年(民國45)開始興建,主要工程有大壩、溢洪道、排洪隧道、發電廠、後池及後池堰、石門大圳和桃園大圳進水口等,攔截大漢溪溪水而成,總蓄水量30912萬立方公尺,1964年(民國53)竣工,有灌溉、發電、給水、防洪、觀光等功能。
當年,水門水庫在「遠東第一大壩」的宣傳下,興建期間即已成為觀光勝地,刊登在是年第1卷第1期《臺灣文藝》的鍾肇政短篇小說〈溢洪道〉即以石門水庫的興建為背景探討女性婚外情中的肉體感觸和尊嚴。「六年多來,她親眼看偌大的河流被堵起來,事情可多著哪,首先是馬路舖上了柏油,然後大壩工程處、新村、大辦公廳等相繼興建起來,在那座山下還開了三個大隧道,最後是一大臺工程車輛,對面的太平山給鏟平了,把泥土運來,於是一寸寸地一尺尺地,大壩建起來了。去年一個颱風,給壩後的山峽間注滿了水,水庫就這樣成功了。」他筆鋒一轉,「不僅僅這山谷變了貌,也不僅僅她所居住的寒村成了市集,更不僅男女並肩親熱地走在一塊成了常見的景象,變得最大的也許要算是她,他,以及她們的家了……。」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