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鵪鶉,建和卑南語 kinelang a dademeng,是卑南族ama陳正明記憶中的傳統飲食料理,透過再現,分享其家傳食譜。
陳正明表示,以前小孩子閒來沒事就會去撲鵪鶉,尤其是夏天,那時候的鵪鶉數量最多。抓到鵪鶉後拔掉羽毛、清除內臟,抹點鹽巴就可以直接烤來吃。族人的烤肉方式樸實無華,將石頭堆兩邊,中間架個鐵網,把處理好的鵪鶉展平放在鐵網上,底下生火用木柴或木炭來烤。
烤鵪鶉做法簡單,在烤架上加熱後會開始滴出油脂,散發出四溢的鮮香風味,吃起來則是皮脆肉嫩、口齒留香,是道老少咸宜的料理。由於鵪鶉的骨頭比較細,有的人會烤得特別酥脆,連骨頭一起吃下去。
1.食材
鵪鶉(dademeng):4隻
2.器具
卡式爐(gas)
平底鍋(deruwan a malayas)
夾子(’aracip)
刀santu
3.料理步驟
(1)平攤火烤
(2)烤熟即可食用
註: ama,建和卑南語,對卑南族叔舅輩的敬稱。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