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雷府千歲處理黑令旗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雷府千歲處理黑令旗

張明忠生於1951年,臺南市佳里區人。大學機械系畢業後,任教於北門農工,現已退休,為金唐殿終身志工,是該廟最重要的導覽解說員,並於蕭壠香科多次擔任師爺。

張明忠小時候住在金唐殿附近,深受當地信仰文化薰陶,對當地的文史與宗教信仰十分感興趣,十多年前退休之後,陸續將所聽到的傳說故事記錄下來,數量頗多,有數十則。除了平時閒談之外,他也常在導覽時將這些故事說給許多人聽。他講述故事時有條有理,生動活潑,能吸引眾人的注目。

黑令旗的傳說在民間相當盛行,傳說若生前含冤而死,無法得到正義的伸張,死後可至地府向閻王申請黑令旗,至陽間報仇雪恨。持黑令旗報仇者,具有正當性,任何神明都不可阻擋,只能儘量協調。而被報仇的人,重則死亡,輕者通常會生病,藥石罔效,必須對冤魂懺悔,答應它開出的條件,得到原諒之後,才能痊癒。黑令旗的傳說表現出當陽間的律法有缺陷無法伸張正義時,可透過陰間律法予以追求,因此因果報應是必然法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雷府千歲處理黑令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56808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資料來源
現場採錄取得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臺南市佳里區金唐殿
創作者
張明忠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20/06/04
資料使用語言
臺語
媒體類型
影片
出版者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時間分期
戰後(194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