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莒島花蛤節

跟東莒島花蛤節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東莒島花蛤節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東莒島花蛤節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東莒島花蛤節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東莒島花蛤節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花蛤殼厚肉多,滋味鮮美,而東莒的潮間帶過去盛產花蛤(主要在礫石與沙灘的交界處),因此與豆腐、西瓜並稱為「東莒三寶」。雖然花蛤在馬祖列島的潮間帶均有機會拾獲,但馬祖居民咸認東莒的花蛤最是碩大肥美,品質最佳,早期只要有親友從東莒前來,往往會託其攜帶花蛤來加菜。

福正聚落的潮間帶,是東莒居民挖花蛤的主要場所,本地人會撿拾海邊的大型漂流竹子加以利用,將它裁成長三十公分左右的竹段,再用柴刀將竹段縱向剖成三公分寬度的竹片,最後利用砂輪機將前後端磨成紡錘狀。完成後的竹片工具輕且韌,撥動砂石的時候不容易斷裂。 

2002年時,在當時東莒國小校長王建華號召下,東莒島開始舉辦花蛤節,2005年縣政府找來行銷公司推廣,將東莒名氣打響,然則隨著花蛤數量年年下降,縣府從中國大陸引進蛤苗,放養於潮間帶,希望恢復族群數量,沒想到情況反而更加惡化,經台灣大學動物研究所教授張本恆初步檢驗,是花蛤感染皰疹病毒所致。貝類專家邱郁文博士調查研究後研判,是引進之中國蛤苗有疫病問題,導致放養之後不但無法生存,連東莒原生的花蛤都連帶受害,幾近消失。因此,東莒島從2012年開始,被縣府明定為花蛤禁限制漁區,不許居民擅自採捕花蛤。2013年,停辦後的花蛤節改以海洋觀光年為名,繼續對外做推廣行銷。東莒花蛤禁限採多年後,族群數量足間恢復,至2019年解決禁採禁令。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撰寫者
陳泳翰
參考資料
《100年文化資產區域型整合計畫結案報告書》 馬祖日報:http://www.matsu-news.gov.tw/news_info.php?CMD=open&UID=133000 https://www.matsu.idv.tw/topicdetail.php?f=13&t=115402
時間起
2002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