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於臺南市安平區「安平漁港」(現為「臺南安平國際遊艇碼頭」)東北岸(城平路)向南岸拍攝。照片右側為安平水景橋,橋下遠處可見一座白色小型雕像,為「安平鹽神白沙灘公園」,雕像左側大樹下可見「安平夕遊出張所」建物群。左側堤岸前停有兩艘藍色的小型漁船,以及數艘動力舢舨,還有一整排低矮的漁屋。岸上左側可見一棟帶有中華電信Logo的建物,為「中華電信安平會館」。
「安平水景橋」於2010年(民國99年)10月15日完工通車,可謂為臺南安平區的新地標。與橋相鄰的南側為2012年(民國101年)1月18日完工的公園,與橋共構形成具有水岸景觀的「歷史水景公園」,其規劃的目的是希望未來完工後,民眾可利用「水路遊安平古堡」,亦即在臺南運河與安平漁港相接的「安億橋」附近搭遊河船,一路航至此上岸,再步行參觀安平古堡。此一規劃案曾獲美國濱水中心(Waterfront Center)親水之都競圖賽規劃類首獎。
然而,得獎的背後,卻是換來當地居民的不便與冤案。「歷史水景公園」的規劃中,為了打通舊湖區與新港道,於是硬將原有的安平路截斷後,再建一座橋串連兩岸,這就是橋面僅有15公尺的「安平水景橋」。「安平水景橋」雙向各僅容一車通行,原本狹窄的橋面,又於雙向加設攏起的人行步道,更增加了汽、機車爭道的危險性。原本安平舊部落每逢假日就塞車的問題,在橋落成後更是嚴重!除此之外,起建、完工至今,橋下附近發生過數起因夜晚光照條件不足、不闇路況而落水甚至溺斃的悲劇。2020年(民國109年)臺南市舉辦國慶煙火後,橋上的裝飾玻璃悉數被民眾破壞殆盡,整座橋又因年久失修,部分鋼構件鏽蝕、塗膜剝落,難以讓人覺得這是一座有著如臺南市工務局網頁所述「歷史文化結合自然環境之休閒場所」、值得臺南人驕傲的地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