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於臺南市安平區「臺南運河」南岸(慶平路)臺南維悅酒店前附近拍攝。照片左側成排椰子樹下可見觀看划龍舟競賽的人潮眾多、男女老少比肩相鄰,其中不乏將幼童或扛或抱的家長。最左側可見市府所搭的臨時階梯式看臺上,滿是站在階梯上觀賽的觀眾。佔去照片約1/2的構造物,推測應為架設音響器材的臨時鐵架,其下以黑布包覆。鐵架上有一年歲看來約60幾歲的男性觀眾,不怕危險攀坐在鐵架上觀看賽事。
根據連雅堂《臺南古蹟志》記載,臺南龍舟競賽始於1764年(乾隆29年),後移至五條港,日治時期因河道淤積、不利行舟,且新運河(今臺南運河)於1926年(大正15年)年開通後,便改至新運河舉辦。從移至臺南運河舉辦至今2020年(民國109年),期間或有因觀眾落水溺斃事件停辦、移至鹿耳門溪等間斷過,臺南市龍舟競賽已有200多年之久。
從照片中觀眾爬上鐵架觀看賽事來看,在臺灣各種賽事中可謂屢見不鮮;看似單純的個人不守秩序,一但引發他人仿效,往往有可能引發公安事件。1962年(民國51年)發生的觀眾溺斃慘案,是臺南運河龍舟賽歷史中最慘的事件!據資深媒體人詹翹口述,以及臺南知名冰果店「莉莉水果店」老闆描述,當年在西岸新南國小(今星鑽公園)右側,一艘廢棄漁船上,因觀眾擠向河面一側致使漁船重心不穩翻覆,造成22人落水溺斃,以致龍舟賽事停辦了11年,直到1973(民國62年)才復辦。如今從照片上來看,若是接連有觀眾爬上鐵架,是否有可能造成鐵架倒塌的危險?然而,在鐵架四周卻不見任何警告標誌或維安人員,萬一發生意外,是否又要停辦檢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