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以後台南中國城是台南運河盲段填海造陸後的商業空間,此為臺南中國城後方的地入口,入眼便遍地狼藉,散落的垃圾隨意留在各處角落,殘敗破損的設施隨處可見,牆面上的油漆因時間不停的轉動和受到潮濕而逐漸剝落,灰暗色質的水泥牆呈現,隨處可見沉積已久的灰塵明顯,表示這裡早已無人探訪。
當年的中國城以獨特的營運方式,吸引了許多想來開開市面的居民,與喜歡趕流行的時下年輕人們,前來一睹聚集了商業百貨、美食小吃和各式各樣的娛樂項目,尤其是1980年(民國79年)中國城地下街建成以來便無比吸睛的太子「冰宮」,當時繁榮熱門到本該讓人優雅滑冰的溜冰場地,因為當時並未對於入場人潮有所管控,出入人口複雜因此常常發生打架事件,甚至送醫不治身亡,導致最後大家基本都在「走冰」的特殊景象。
冰宮是許多年輕人聚集的娛樂場所,當下流行播放國內外金曲歌,帶動著整個冰宮氣氛,還流行起「接龍」玩771法,與不認識的人牽著手串成一條,快速升溫彼此的感情;現今許多人學會的是改車,而當年則是改裝溜冰鞋,除了加裝螢光輪,還會用帆布鞋加裝輪子配上各種螢光配飾或裝上鈴鐺,使用炫技溜法去結交許多朋友,是當年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在民國80年冰宮拆除,失去特色後,影響了地下街人潮,後來地下街改為電動遊樂場,又改成親子堡,接下來的營業項目則愈來愈偏向賭博性設施。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