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炸魚趣聞

炸魚趣聞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炸魚,又稱為「爆破捕魚」、「魚砲捕魚」,採用炸魚的黃色炸藥製成爆破物捕魚之方法。首先,漁船在海面上巡獵,遠遠看見魚游於水面上所造成的浪花(魚花)。這時,船長會指揮漁船開過去,用炸藥炸魚。魚有的死,有的暈而浮上海面,船長再指揮船開到魚旁邊、連帶兩個很重的槌放網,用舵撐開漁網撈魚,再開船將漁網從船後收起。

不論過去或現在,炸魚都是違法的。被炸暈的魚有些會沈到海底腐爛,使海水變質,炸魚的震波也會破壞海底生態系統。然而,由於炸魚的漁獲量是一般漁法的數倍,因此常有鋌而走險的人私藏炸藥,有的甚至裝在骨灰罈裡,埋在山上等空地。

從前的漁民為了生活願意承擔很多風險,像是過去氣象報告不像現在衛星預測準確而常發生船難,才會有國小課本裡:「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這樣的課文出現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撰寫者
孫淑瑜
檔案授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