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園常見雜草-白花藿香薊

茶園常見雜草-白花藿香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園常見雜草-白花藿香薊

本照片為茶園常見雜草-白花藿香薊。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生巴西及熱帶美洲,目前廣泛分布於全球,為侵略物種之一。臺灣可見於平地及低海拔地區荒地、苗圃、農場、路旁等。

白花藿香薊,學名Ageratum conyzoides L.,俗名勝紅薊、牛屎草、白花香草、白毛苦、貓屎草,勝紅藥、消炎草,白毛苦、膿泡草、毛麝香、蝶子草、南風草,柳仔癀、白花草等,為菊科(Compositae)霍香薊屬(Ageratum)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生巴西及熱帶美洲,目前廣泛分布於全球,為侵略物種之一。臺灣可見於平地及低海拔地區荒地、苗圃、農場、路旁等。莖直立粗壯,株高約50至100公分多群生,全株披軟毛。卵形或長圓形葉,對生基部鈍或寬楔形,頂端急尖邊緣圓鋸齒,頭狀花序在莖頂排成繖房狀花序,線狀長橢圓形黑色瘦果,五稜,花果期全年。為傳統藥用植物,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止痛止血,排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茶園常見雜草-白花藿香薊 / 撰寫者:張仕弘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56140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張仕弘
時間起
年代不明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