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洲廣濟宮移地重建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中洲廣濟宮移地重建

中洲廣濟宮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影片收錄為配合擴建初高雄港中興商港區的國家政策,旗后及中洲聯合進興宮與閻羅殿興建廟宇之過程,從1983年2月2日 破土尊基儀式到1990年4月22日落成繞境,將原土地上六座廟宇遷移至新生地重建。由總幹事葉侢玉在舊廟場發起招開三次長老及信徒大會,1986年完工後,正式將神祇從舊廟遷居至新地舉行入廟安典大座,高雄海汕地區各結交宮廟前來祝賀。其後並再建牌樓工程形成今日輝煌廟宇,於旗津島內繞境。


自漢人移居漁業工作者多信仰媽租,原廣濟宮為旗後天后宮分靈初的天上聖母,而後尊禮神佛輩分,觀音佛祖為寶殿主祀,為中洲人主要信仰中心,也由此延伸出各個角頭廟。於1969年為擴建高雄港第二港口,導致原紅毛港至中洲連結地段斷阻,旗後中洲地區成為孤島,1980年為了再增加高雄港西岸商港,經過多次地方熱心信徒、廟方與時任政府協調後,決議合祀於廣濟宮。


高雄是海港城市,鄰近港灣的廟宇是當地居民的生活重心,在旗津的海汕地區,宗教文化的特色顯示出人口聚集的形態,因為高雄港的開發,從原本的散狀分布轉為集中聚合。中洲廣濟宮直至今日,仍為旗津半島的宗教代表文化之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中洲廣濟宮移地重建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56077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中洲廣濟宮
管理者
中洲廣濟宮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高雄旗津區
創作者
中洲廣濟宮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90
媒體類型
影片
出版者
中洲廣濟宮
存放位置
中洲廣濟宮
時間分期
1990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