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民國85)7月,出磺坑第140號井發生噴井事故,大量油氣外洩,是中油在臺50年探勘史上最重大的噴井事故。壓井過程波折,一度曾將日治時期出磺坑礦場繁榮的工作館舍油氣導引到北寮1號井附近平台燃燒,形成照片中的場景。噴井事故發生後,中油聘請美國專業壓井公司來台協助,承包美商WWCI公司一開始以動力壓井方式失敗,過程中幾度發生火災與管線脫鉤等傷人的工安意外。隔年轉聘GSM公司引進液態隔絕法,歷經310天日夜不休的搶救作業,1997年(民國86)5月始壓井成功,但已耗時10個月。
出磺坑140號井於1992年(民國81)開鑽、1993年(民國82)完井,是一個井深達4197公尺、雙層採收的深井,原預估每日可產天然氣20萬6千立方公尺,並含微量凝結油。噴井當日,巡井人員發現井壓異常,且井口附近有油氣外洩情形,雖然通報搶修,但夜晚油氣自井口下方山坡樹林內大量噴出,其他地面裂隙處也有少量噴出。後來檢討其因,應為井內套管腐蝕、造成井內高壓油氣洩漏,沿著地層較薄弱及裂隙處噴出。雖然最後無人死亡,但災害範圍大、時間長,造成約莫億元的損失。為了安全考量,最終決定封井停產。 因歷時已久相關照片稀少,圖以出磺坑井架示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