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田火車站

竹田火車站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竹田火車站位於竹田鄉為台鐵管理局屏東縣的鐵路車站,原名為「頓物車站」,初建於日大正8年(1919年)是一所簡易的停靠站當初的名字為「頓物驛」,此地清光緒年間稱頓物,在客語為堆積囤放之意,以前這裡是米穀轉運站,日昭和14年(1939年)擴建成現在木造車站,屬於日式傳統「四柱造」的家屋建築形式,梯字形水泥底座,有穩定站體防蟲防濕的功能,竹田車站與高雄市三民區三塊厝車站並列屏東縣僅存的日治時期木造火車站。竹田車站在日治時期是農產品出口的鐵路重鎮,極盛時期車站甚至有旅館及公共澡堂,之後鐵路運樞沒落,竹田車站被降為簡易站,車站曾一度因搭乘人數減少面臨廢站的危機。所幸當地民眾連署極力爭取,才引起政府的重視,將其修復並派遣人員增進公園,將竹田站改為竹田驛園。驛園內除了木造車站外還有池上一郎博士文庫是紀念日據時代軍醫池上一郎先生,過去為鄉民病患義診,深受鄉民敬重愛戴,文建會將其捐贈的文史書籍及民間善心人士陸續捐書,書籍達上千冊,並以池上一郎名字成立一座圖書館來感念他,驛園也保留當時的澡堂、古井,周邊還有李秀雲先生攝影紀念館,驛園旁邊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設大和頓物所裡面為咖啡廳,假日人潮湧擠。

車站現屬於簡易車站,民國81年(1992年)由三等站降簡易站,是竹田鄉的門戶,搭乘對像大都為學生及上班通勤者,車站主要停靠區間車偶爾復興號也會停靠,售票口內沒有販售車票,改裝成販售紀念品的商店,要搭火車直接上月台即可,民國102年(2013年)6月切換為高架路段,民國104年(2015年)8月高架電氣化通車,竹田車站至今已超過一甲子歲月是台灣鐵路屏東縣上深具歷史價值的鐵路車站,也是唯一保留在客家地區的車站,大廳內辦公室、信號房、茶水間、值夜室、木製桌椅及木窗售票口都充滿濃濃復古風。民眾走訪六堆地區時也可順訪竹田驛園的鐵路古蹟尋幽一番。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竹田火車站 / 撰寫者: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58486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所在地-地址
屏東縣竹田鄉履豐村豐明路26號
別名
竹田驛園、竹田驛站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565289
所在地-經度
120.493351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竹田鄉履豐村
現況
良好
資料來源
當地受訪者范沐恩民國50年(1961)生;竹田鄉史誌;網路資料
撰寫者
社團法人屏東縣深耕永續發展協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