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菊對開印刷機

菊對開印刷機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菊對開印刷機又稱活版車,屬圓壓式凸版印刷機,最早是由德國F.Koing與A.F.Bauer於1812年創製,置版台是一個平面,而壓印來源是一個圓形的滾筒,此種印刷機利用圓壓筒,在往復移動的凸版平面上滾動,加壓時,使滾筒下緣的部分與版面接觸成為一直線,故其壓力均勻,因此印刷速度較快,效率甚佳。

1950年代起,台灣已能自製供應者,以台中地區的機械工業基礎為主要產地,發展出若干機種,為我國普遍採用的印刷機,又稱平臺印刷機。製造廠商有台中大安、慶用、金永發等,可印製菊版對開印件,構造簡單價格低廉,在我國活版印刷界中用途最廣。

1945年台灣光復以後,印刷尚開始起步,印刷機械製造能力還很有限,只是生產少量的小型凸版印刷機。民國五六十年代印刷機械製造業開始發展後大量生產活版車,台灣小型印刷行幾乎90%以上都有活版車做為印刷生產工具,是早期台灣活版印刷繁盛期最常見也最多師傅使用的機型。但迄今多數活版車都已經廢而不用,能操作的師傅大多都已經70歲以上,難以找到傳承技術的新血,目前知道只有台中樂田活版工房的黃宗堂有收購後重新學習並創新應用。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臺灣活版印刷文化保存協會
撰寫者
胡瑋菱
創作者
昶輝文具印刷品社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