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新發

陳新發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陳新發,1949年(民國38年)生於苗栗縣頭份鎮,出生2個月時由父親帶到臺東縣卑南鄉富源村定居,富源山區有許多原始相思樹林,父親曾以燒木炭為業。之後,有10餘戶由彰化北斗搬遷到今富源北端10~12鄰,舊稱「火炭窯」。

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富源到處是香茅園,陳家曾經種過篦麻、棉花、甘蔗等。因甘蔗園坡度較陡,採收時以「柴馬」用人力扛到產業道路旁。1989年(民國78年),農會推廣百香果、飼料玉米等產業,富源山區長滿野生的銀合歡,當地蔡鸞鐘、蔡天欽父子飼養的山羊野放吃銀合歡,不用飼料,獲利可觀。幾年後,富源農戶有九成都在養羊。1980年代(民國70年代)起,陳新發也開始養羊,當時羊隻銷售由羊販操控。1988年(民國77年),農民組成產銷班,由陳新發負責將產地羊隻直接銷售到彰化縣溪湖肉品市場,因成效卓著,獲表揚為績優農民。

1990年(民國79年),陳新發當選富源村長。2001年(民國90年),由農政單位輔導成立「新麗農場」,推出休閒農業及牧羊體驗等活動,最盛時期,一天有20部遊覽車前來親子同樂。其後,銀合歡遭木蝨蟲害,羊隻改用牧草或飼料飼養,因成本大增,其業遂衰。目前,富源以種植釋迦、香蕉、牛奶果及養雞為主。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陳新發 / 撰寫者:黃學堂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eople&id=55716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出生地點-縣市區
苗栗縣
生年月日/時期
1949
國籍
中華民國
撰寫者
黃學堂
資料來源
2020-07-20 陳新發口述於自宅
性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