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新砲台」是孫開華於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戰爭前,在油車口所督建造的新砲台,位置約在紅毛城的西北方。根據當時記載,光緒10年9月6日(1884)清軍為抵禦法軍攻擊,在靠近河邊碼頭上方的山丘上趕造新砲台,並且挖掘壕溝,但新式砲台卻並未裝上新式大砲。9月27日,法軍從海上轟炸白砲台、新砲台後,砲台全毀。然而新砲台後方山坡駐紮的清軍部隊,卻因為位置地形甚好,無法從海上看到軍營所在而逃過轟炸命運。
根據考證,當時的新砲台建造在油車口,因此又稱作為油車口砲台。而在滬尾砲台東北方,有另一新砲台稱為「中崙小砲台」,因新砲台跟白砲台的位置混淆,時常造成誤稱。而這幾處礮台與現今滬尾礮台之地點皆十分靠近,不難想見,油車口戰略位置之重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