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羅浮橋和復興橋

羅浮橋和復興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影像中的河流為大漢溪,溪上有兩座橋梁,左邊淺紫色的是復興橋,右邊紅色的是羅浮橋,橋的左下方公路通往羅浮,右上方通往合流、霞雲坪、角板山等地。羅浮橋和復興橋位於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里,北部橫貫公路(台7線)22公里處,跨越石門水庫上游的大漢溪,連接著角板山、霞雲坪與羅浮之間的交通。日治時期此處原本是角板山三星道路上的「拉號鐵線橋」,角板山三星道路沿途有拉號鐵線橋、巴壟鐵線橋、塔曼溪鐵線橋等三大鐵線橋,修建北橫公路時,分別改建並取名為復興橋、巴陵橋及大漢橋。復興橋於1964年興建,橋的兩端各有兩個石墩,上面刻著四則泰雅神話故事:射日英雄、神鳥西雷克、科隆的計謀和鹿手布里,頗具觀光價值。復興橋地處北橫公路通往石門水庫風景區、角板山、拉拉山、巴陵、棲蘭、明池等旅遊景點之交通要道,假日交通十分壅塞,為了紓解復興橋繁忙的交通流量,因此在1995年,於復興橋東南上方,新建半圓形的紅色拱橋「羅浮橋」。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羅浮橋和復興橋 / 撰寫者:楊飛容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555248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80106
所在地-經度
121.36575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復興鄉志》(桃園:桃園縣復興鄉公所,2000)
撰寫者
楊飛容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