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船業周邊也會有很多相關產業,以前工人會把廢鐵丟到水裡,外勞會再去撈。其實老闆都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海光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部經理王振福如是說。
1972年左右,王振福的大哥在高雄市前鎮區經營回收業,暑假時,還在唸大學的他會來幫忙,王振福說:「因為我們都會收到工人拿廢料來賣,用腳踏車載來,一次都40至50公斤的量,都是從拆船廠邊來的。一次都6、7000元。」在這些廢五金當中,什麼最有價?那時,他大哥把整間店放給他,所以他得什麼都認識。他說,那時有一種叫"mamudo"的合金,很耐磨,船的馬達附近都用這種材料,廢鐵1公斤6、7元,但mamudo就大概200元,再來是銅和鉛。以前電纜都是包鉛(以鉛材包覆)的,燒一燒,鉛就會掉下來,都是殺肉場(報廢汽車零件拆卸回收場)在燒,有的老闆都不知道mamudo,我大哥有一個鄰居專門做這個,把滴到地上的垃圾(液態廢五金)收集起來,洗一洗,把它篩出來,而且只有他知道,看他多賺。
回收廠也有專門在收電器廢品的,用王水回收黃金。還有錫,焊接到最後都會滴下一整坨,那時錫的價格僅次於mamudo,一點點就可以賣好幾百元。王振福還說,其實前鎮加工出口區裡面也有很多值錢的廢料,但因為出大門時都會檢查,廢料不知該怎麼藏,所以當時前鎮地區的回收場都專收拆船廠裡的廢料。「這整個產業其實養活很多人。」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